•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邮件订阅
  • 网站首页
  • 金沙资讯
  • 热点动态
  • 财经动态
  • 教育资讯
  • 综合资讯
  • 商旅时尚
  • 行业动态
  • 娱乐星闻
  • 当前位置: > 贵州金沙网 > 综合资讯 >

    霍伟东:东北地区应在粮食保供稳价中勇做“标兵”

  • 发布时间:2022-04-13 11:06 | 所属栏目:综合资讯 |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就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会议指出,当前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在稳定物价水平方面,必须抓住粮食生产,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生产,做好农资产品尤其是特殊品种保供稳价工作,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中国的“粮仓”,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粮食生产基础,应在粮食的保供稳价中勇做“标兵”,多措并举,保障全年粮食增产增收。

      一、东北地区对粮食保供稳价的生产基础

      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湖南、内蒙古、新疆、湖北、江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13个省级单位,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在保障全国粮食供给、稳定全国粮食价格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素有“粮食市场稳压器”之称。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粮食生产基础,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粮食播种面积来看,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6063.60千公顷,其中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合计达30299.20千公顷,占比高达26.11%。

      从粮食生产总量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6949.14万吨。其中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合计达17346.88万吨,占比高达25.91%。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省从2010年到2020年连续11年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一,2020占比高达11.26%。同时,东北地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11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2.49%,到2020年为25.91%,上升了3.42个百分点,在粮食产量连年增产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也表明,近年来全国粮食增产,东北地区是贡献率最大的地区之一。

      从粮食人均占有量来看,2019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9千克/人,其中黑龙江为1994.3千克/人,内蒙古为1439.8千克/人,吉林为1437.7千克/人,辽宁为557.9千克/人,除辽宁外,其余三个省份的粮食人均占有量均是全国的三倍以上,黑龙江更是高达4.20倍。东北地区粮食人均占有量高的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正因为如此,东北地区得以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从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品种来看,东北地区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其中,大豆、玉米、稻谷是东北盛产的三大粮食作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东北地区的大豆、玉米、稻谷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63.42%、42.80%、19.50%。三者中占比最低的稻谷,占全国总产量也接近五分之一。

      从重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来看,2019年全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1939千克/公顷,辽宁、吉林、内蒙古及黑龙江分别为2539千克/公顷、2032千克/公顷、1899千克/公顷及1825千克/公顷,内蒙古和黑龙江稍低于全国水平,辽宁和吉林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全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为6317千克/公顷,吉林、内蒙古、辽宁及黑龙江分别为7217千克/公顷、7209千克/公顷、7044千克/公顷及6706千克/公顷,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四个地区均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全国稻谷单位面积产量为7059千克/公顷,辽宁、内蒙古、吉林及黑龙江分别为8574千克/公顷、8475千克/公顷、7820千克/公顷及6986千克/公顷,除黑龙江与全国水平相当外,其余三个省级单位的稻谷单位面积产量均遥遥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之所以高,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拥有肥沃的黑土地和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如黑龙江、松花江、镜泊湖、兴凯湖、月亮泡、查干湖、松花湖等)。

      二、东北地区对粮食保供稳价的具体措施

      在疫情多发的大背景下,着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作为粮食生产领域的排头兵,东北地区必须靠前部署,把实现粮食的保供稳价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紧抓粮食生产工作,促进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价格稳定。

      一是保障生产按时、有序进行。新冠疫情为农民粮食播种带来阻碍:一方面,疫情管控使得用于粮食生产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供应受阻;另一方面,疫情管控限制了农民出行,阻碍了其购买农资产品,从而可能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时间,进而影响产量。因此,有关部门应着力保障农业生产物资供应,保证农民按时春耕,按时秋收。

      二是加快调整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应从长远、整体利益出发,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在东北实施了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使得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比例大幅提高,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必将导致大豆等农作物种植比例下降。众所周知,我国大豆需求的85%以上依靠进口,外贸依存度极高。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和新冠疫情的持续性,使得保证粮食尤其是大豆等重要农产品自给自足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需加快落实《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稳定水稻面积,调减玉米面积,扩种大豆等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保障大豆等重要粮食作物自给自足;加大对农民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利益补偿,如对购置农业器具进行补贴,保障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调整种植品种的积极性。

      三是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农民文化素质与耕作技能、农业机械化与科技水平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单产水平。当前东北地区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体产量的提高。因此,东北地区应成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基金,并加大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自身技能;成立农机具精准补贴专项基金,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严禁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行为,提高补贴的精准度;设置农业科技研发专项基金,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增强农业科研支撑力量和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强度,增加粮食种植科技含量;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耕作技能、农业的机械化与科技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农业也是一切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在当前全球粮食危机凸显、新冠疫情肆虐、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抗疫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在当下,作为全国的“粮仓”,东北地区必须把抗疫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要把确保全年粮食丰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是最大的政治。(霍伟东,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

  • 更多
  • 上一篇:贵州宝贝王亲子俱乐部:推动亲子游产业教育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随便看看

  • 06-01集团公司领导到我公司检查指导工
  • 12-01青年诗人林萧诗集《红尘之外》出
  • 04-25杨祖如:“我的男朋友,他是别人
  • 02-16码链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的数
  • 06-15“扫一扫”专利维权正当其时
  • 10-29茅台之巅话酒事 百家媒体共建言
  • 07-08生命作文“青少年文学写作集训营
  • 09-30中国自驾游线路评选结果出炉:毕

    人气排行榜

  • 电商平台到场 知名网红直播带货
  • 不同的唇形应该怎么操作?聚亿美
  • 专访蔡源凯,折腾是对梦想最好的
  • 壹贝精服举办“为爱行动”公益跑
  • 666,揭秘“2017百度品牌数字资
  • 黔东南州旅游工作推进大会在从江
  • 玩味中国·贵州篇 第1集 欣欣干
  • 富德生命人寿贵州分公司“转型新
  • 自由创作、掐点下班,贵阳真的有
  • 亮点抢先看!第四届保定市旅游产

    推荐行榜

  • 中国古法发酵护肤研究院成立,古
  • 贵州贵阳:珍宝酒楼新店进驻金阳
  • 从千年枸酱到仁战1935酒
  • 仁战1935酒:90后长大了,酒桌文
  • 仁战1935酒:汉武帝所褒奖的“枸
  • 校企联合,贵州交旅融合产业学院
  • 黔西花都上城歌王争霸赛圆满落幕
  • 贵州红十字博爱文化艺术团成立
  • 仁战酒联合创始人张文:酱香型白
  • 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MCN机构“破

    内容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申明 | 站长统计 | 返回顶部
  • 黔ICP备12835155号